香樟树下,书声依旧;三尺讲台,岁月情深。9月10日上午,贵州师范大学教师节表彰大会在我校礼堂隆重举行,受表彰各教师及各学院师生代表齐聚一堂,共同致敬师者、欢庆佳节。

(一)致敬耕耘者 传递师道力量
本次表彰大会先后对2025年“优秀教师”、2025年“优秀教育工作者”、第三届研究生“我最喜爱的导师”、“三十年教龄教师”、“三十年教育工作者”的教职工进行表彰。他们始终坚守教学一线,将最美年华奉献给了教育事业。







(二)以教育家精神为帆 擎起育人使命
优秀教师代表、第三届研究生“我最喜爱的导师”代表、材料与建筑工程学院杨华山老师结合多年的从教经历,分享了对教学工作的深厚情感与深刻理解。他感慨,教育是一场温暖的修行,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,唯有坚守可书写教育华章。

校党委书记黄其松发表讲话,他强调,教师是立教之本、兴教之源,广大教师要深刻认识和自觉践行教育家精神,坚守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,并勉励全体教师以德立身、以德立学、以德施教,争做“四有”好老师和学生的“引路人”。

(三)师者心声速递 第三届研究生“我最喜爱的导师”获奖感言
1.法学院 王晓君
时光荏苒,岁月如梭,今日我迎来了自己在教育行业的第20个教师节。在此,我荣获贵州师范大学第三届研究生“我最喜爱的导师”这一荣誉,内心既感到无比荣幸,又深感责任重大。这份殊荣让我想起梅贻琦先生所言:“所谓大学者,非谓有大楼之谓也,有大师之谓也。”而我始终认为,真正的师者,当如苏格拉底般做思想的“牛虻”,更应如春风化雨,润物无声。20年来,我始终以“师者如星光,微以至远”自勉。教学是一个充满创造力的互动过程,每当在课堂与墨香里与同学们一起探寻法之真理与智慧,同学们眼中求知的星火,让我始终保持学术的热情与教育的初心。感谢同学们,也感恩培养我的老师们,我期冀为一代代法律人求真求善、明辨笃行之挺拔灵魂的养成尽微光之力,此心不改!
2.生命科学学院 杨卫诚
当双手接过 “我最喜爱的导师” 这份沉甸甸的荣誉证书时,我的心其实比手中的证书更暖。说实话,此刻站在这里,更多的是惊喜与感动——我从没想过,自己日常里那些关于课题的叮嘱、实验后的鼓励、论文修改时的较真,能被同学们这样记在心里,还化作了这份满含心意的认可。这份荣誉,不只是对我个人的肯定,更让我看到学校对研究生教育的用心,也感受到同学们对 “导师” 这两个字的信任与期待。想起和同学们相处的点点滴滴,好多画面一下子就涌了上来:有蹒跚在沟横纵壑的贵州山区野外考察日子,有选题时大家围坐在一起,为一个研究方向争得面红耳赤,最后又一起笑着达成共识;有实验卡壳时,我们蹲在仪器旁反复排查,直到深夜终于测出数据时的欢呼;还有改论文时,同学们拿着满是批注的稿子来问我,眼里满是对把研究做扎实的渴望。其实我一直觉得,导师不该只是 “教知识” 的人,更该是帮大家点燃学术热情、敢闯敢试的 “后盾”。而今天这份 “喜爱”,就是同学们给我的最好答案——是你们的坚持让我知道,我的陪伴有意义;是你们的思考让我明白,这份工作有多珍贵。往后的日子里,这份荣誉会像一份 “小约定”,提醒我要更用心地走好每一步:在学术上,陪大家把难题啃得再深一点;在生活里,把大家的困惑听得再细一点,做你们科研路上能放心依靠的 “引路人”,也做你们成长中能畅所欲言的 “暖心人”。咱们一起在贵州师范大学这片土地上,把学术梦想扎得更稳,把青春日子过得更充实。最后,真的要好好谢谢学校给我们这样的机会,让师生情谊能被看见、被珍惜;更要谢谢我可爱的同学们,是你们的喜爱,让我们在科研道路上结伴远行!
3.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杨广斌
今天是第 41 个教师节,能荣获 “我最喜爱的导师” 这份表彰,我心中满是荣幸与温暖,这份荣誉是同学们给予我的认可与信赖。作为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导师,我始终期待能陪大家在科研路上走得更稳、更远——陪大家在实验室里为一个问题探讨至深夜,带大家走进野外采集一手地理数据,更会同大家在遇到学术瓶颈时并肩摸索、共寻突破方向。未来,我仍会以心教书、以情育人、以爱铸魂,尽全力做好同学们成长路上的引路人,与大家一同在 GIS 领域深耕不辍。值此佳节,也向所有坚守育人岗位的同仁致以敬意,为每一位满怀求知热忱的同学加油鼓劲!
4.材料与建筑工程学院 杨华山
深感荣幸获此殊荣。这既是对我个人的鼓励,更是对“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”初心的肯定。我将始终心怀家国,立足三尺讲台,以科研探索服务国家建设,用严谨治学培育栋梁之材,为培养更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5.教育学院 张地容
2025年,我非常荣幸能够获得贵州师范大学第三届研究生“我最喜爱的导师”这一崇高称号。这份荣誉,源自同学们深厚而真挚的信任,不仅是对我个人的肯定,更是对我自2009年加入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学前教育系以来,多年来坚守教书育人岗位的莫大鼓励与持续鞭策。一直以来,我始终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,在带领学生们学习知识、锤炼思想、钻研学术的道路上,从未忘记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,激励自己扎根教学一线、潜心育人,持续躬耕教坛、践行师道传承。我始终坚信,教育是以身体影响身体、以心灵影响心灵、以人格影响人格的过程,也因此更加积极主动地在日常教学中践行以德育人、以文化人的教育理念。接下来,我定将这份厚爱化为前行的动力,不忘立德树人初心,不负信任与期待,继续在教育的道路上脚踏实地、砥砺前行。
6.国际旅游文化学院 吴毅
非常荣幸能够获得这项荣誉。做老师是一件很幸福的事,和年轻的学生们在一起让自己感觉更有活力和朝气。其实,老师也应该感谢学生,我们一起学习、一起进步。他们给了我很多工作上前进的动力,常常也有很多精神上的慰藉。做一名好老师并不容易,我们会继续努力。
7.美术学院 金成辉
被评为贵州师范大学第三届研究生“我最喜爱的导师”,以及2025年贵州师范大学优秀教育工作者,既惊喜又感动。吕传汉先生的讲座非常精彩,坚定了我们从事教育教学研究的信心。导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,还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,今后工作中不断提升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,为贵州师范大学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应有的力量。
8.体育学院 罗琳
非常荣幸能够获评“我最喜爱的导师”。这份沉甸甸的荣誉,既是一份鼓励,也是一份鞭策。衷心感谢研究生们的信任与支持,感谢学院和同事们的关心与帮助。在我看来,研究生教育不仅是学术训练的过程,更是人格塑造与价值引领的重要阶段。导师的职责,不仅在于传授科研方法和学术规范,更在于陪伴学生走过困惑与挑战,帮助他们树立信心,找到方向。学生的每一次突破、每一点成长,都是我作为教师最珍视的收获。多年来,我一直坚持“以学术为本,以学生为先”。科研上,力求严谨务实,鼓励学生勇于提出问题、探索创新;生活中,注重理解和关怀,努力成为他们可以依赖和信任的同行者。看到同学们逐渐成长为有独立思考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青年,是我最大的欣慰。“我最喜爱的导师”的称号属于全体同仁,因为在我们学院,许多老师都在默默奉献、潜心育人。未来,我将以此为新的起点,继续坚守教育初心,在学术道路上与同学们携手前行,共同书写体育科学与健康教育的新篇章。
9.数学科学学院 唐树安
我做学生的时候,特别崇拜我的研究生导师。他严谨的学术和宽厚的做人,深深感染着我,与之相比,我万不及一。获评学生最喜爱的研究生导师,是我最大的肯定。愿同学们认真学习,刻苦钻研,沉下心来,戒骄戒躁,做真学问,真学术,青出于蓝而胜于蓝!
10.大数据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熊祥光
非常荣幸我能够获得“我最喜爱的导师”称号,心中充满感激。这份沉甸甸的荣誉,不仅属于我个人,更属于我们整个教学科研团队。感谢同事们一直以来的支持与协作。
在与同学们共同探索算法奥秘、攻坚技术难题的过程中,我时常被你们的智慧与热情所感染。于我而言,“导师”二字,重在“引导”——激发你们对计算本质的兴趣,培养你们独立解决问题的科学与工程能力,并与你们一同站在科技浪潮之巅,眺望未来。你们的成长,是我最大的成就与快乐。
这份荣誉是肯定,更是责任与鞭策。我将以此为新的起点,继续尽我所能,做同学们学术上的向导和成长路上的伙伴,为培养引领未来的卓越计算机人才而不懈努力。
(以上感言按姓氏笔画排序)